中药材价格异常猛涨、局面失控,未来看病会涨价吗

国内中药材价格开始进入持续上涨通道,上涨幅度大,上涨周期长,在有数据记载的中药材商品史上极为罕见。 关于上涨的原因,普遍说法有资本炒作、疫情刺激、劳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但笔者通过对产供需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本轮中药材价格失控的原因极为复杂,亟待完善顶层架构、重构产业利益格局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中药材价格开始进入持续上涨通道,上涨幅度大,上涨周期长,在有数据记载的中药材商品史上极为罕见。 关于上涨的原因,普遍说法有资本炒作、疫情刺激、劳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但笔者通过对产供需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本轮中药材价格失控的原因极为复杂,亟待完善顶层架构、重构产业利益格局。

  01、现状:中药材价格加速上涨 局面已经失控

  (一)中药材作为物质基础,价格暴涨暴跌成常态

  2016年,“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健康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出台,从国家层面体现出从治病救人到健康预防理念的转变和对健康权利的逐渐重视与强化,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也使得民众对于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大健康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大健康产业复合增速高达19.4%,2021年达到13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其中数字医疗最受关注。截至2021年,整个与中药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增势明显。

  中药材是整个中医药乃至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础,是典型的“以小博大”,“以一缕系千钧”的产业。

  据统计,2022年,常用中药材品种产能518.52万吨,市场规模达到2586亿元以上,呈加速增长态势。但由于中药材生产屡屡失衡,价格多次大起大落。特别是近5年来,综合200指数平均振幅28.8%左右,每年给产业造成超过744亿元以上的行情波动空间。

  价格连续暴涨和资源垄断,中药材已成为整个中医药产业的命门。

  (二)近3年中药材价格连续上涨,已经突破周期性规律

  中药材价格周期是3年一个小周期,9年一个大周期。但本轮周期已经持续11年,其中连续上涨已经超过3年。

  截至2023年6月16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报收于3544.67点,点位与5月16日的3170.41点相比,指数上涨10.55%;同比上涨34.57%,价格已呈现失控态势,极不正常。

  3年间,如沙苑子、龙骨、关黄柏、酸枣仁等多个品种价格出现翻倍上涨。特别是进入2023年6月份,原来预计的淡季行情并未出现,市场呈现火爆态势,涨价品种数量和幅度大幅增加,月度综合200指数上涨幅度超过30%,中药材价格上涨呈现加速态势。

  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并向农副产品领域传导背景下,中药材行情却持续上涨甚至失控;同时我平台通过调研发现,国内中药材市场及周边冷库、山洞阴凉库反而库存爆满,甚至一些原本储存蔬菜、水果的冷库也纷纷转为储存中药材。

  如此反常的现象,原因何在?

  02 原因:外力因素助推 结构失衡是主因

  (一)影响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因素

  1.全球性通货膨胀弱化:随着美元不断加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但国内“滞胀”明显。

  2.疫情反复,但对医药市场需求的影响力度有限

  从零售端看,4月除生物制品外,其他中西药属性的销售规模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下降。其中,中成药、医疗器械和化学药销售规模指数下降均超过15%,环比分别下滑19.2%、15.8%和15.1%。

  与去年同期相比,只有保健品和医疗器械销售规模指数出现同比下滑,分别下降9.0%和15.6%,而生物制品、化学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销售规模指数同比增长12.6%、6.8%、6.4%和5.0%。

  3.自然灾害对中药材生产有影响,但在合理范围

  从2020年开始,在拉尼娜、厄尔尼诺等极端气候影响下,连续3年对全国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但仍处于合理范围内。

  4.农村劳动力出现回流,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有所缓解

  过去30年,国内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两年已出现回流态势。劳力成本上涨因素,并不能成为本轮中药材价格暴涨的理由之一。

  以热点品种连翘主产区山西省为例,据山西省统计局数据:近20年来,农村劳动力高峰期在2010年,达到1176万人,到2020年下降到701万人。但近两年,受乡村振兴和外部工作机会减少等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呈现回流态势,2021年,山西省劳动力反弹到732万人以上。

  5.中药材供需保障能力评估,整体并不存在明显缺口

  2022年,国内中药材供应基本面仍然是供大于需。2009年-2022年,国内中药材供给量平均增速4.19%,低于需求增长的4.85%,但由于静态库存,整体理论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缺口并不明显。即使有年底疫情放开影响,但也只是阶段性和一过性。

  综上分析,以上几个影响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因素只是伪命题,都不是造成本轮中药材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除了部分野生半野生药材外,整体中药材供给也并未呈现明显缺口。

  03 造成本轮中药材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

  1.产业链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中药材产业链上,工业及终端的市场规模与营收水平远高于种植端,工业企业为整个产业链的获利主体和话语权掌握者,但其长期不重视源头和供应链保障;再加上中间环节极度混乱,生产环节得不到反哺,即使中药材价格暴涨,药农也得不到多少收益,成为弱势群体,客观上造成中药材生产端保障能力极为薄弱。

  2.多种中药材盲目生产为此轮涨价埋下伏笔

  2015年-2018年,我国中药材生产基地迎来快速增长时期,年均增长均在1.5万家以上。但随着政策扶持减弱,建设速度大幅下降。

  受2016年-2018年行情持续回落影响,种植户种植热情褪去,但留下大量重复建设过剩产能,为2019年之后的行情暴涨埋下伏笔。

  如江西和福建的栀子产区,2018年之前在扶持资金支持下,农户盲目扩大种植。造成该品种价格连续暴跌,最低时只有5.5元(公斤价,下同),根本不够采收的劳力成本,造成大量在地面积抛荒甚至砍树,为本轮栀子价格暴涨到38元以上埋下伏笔。

  3.药典质量门槛提高,造成多种中药材原料缺口加剧

  为提高中药材质量,2020版药典增加了较多的检测项目,目的是全面禁止中药材种植中有毒农药的使用、提高药材含量,出发点是正确的。

  但现阶段国内中药材生产基础较薄弱,提高质量门槛可能造成多种中药材生产和资源难以保障,典型品种如连翘、酸枣仁、川黄柏、当归和党参等。

  例如连翘和酸枣仁,为了防止产区“抢青”行为(即农户在药材尚未成熟时就提前采收),2020版药典大幅度提高了含量标准。

  但质量门槛提高后,商家囤货待沽,市场合格品一时极度短缺导致价格快速上涨,反而进一步刺激产区“抢青”甚至“灭绝式”采收。产区农户为争了抢货源,不惜砍枝、砍树拖回家再采摘,不但造成合格品减少还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从而人为造成这些品种连续数年大幅减产,价格连续攀高;而价格攀高再度刺激灭绝性采收,形成这类野生、半野生药材价格越高越减产直至灭绝的 “死循环”。

  连翘主产区农户将连翘连树带枝拖回家采收

  其次,药典质量门槛提高,大幅增加饮片生产成本。一是增加设备成本,仅此一项就可能增加600-1000万元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二是运营风险加大,作为农副产品的衍生品,中药材农残和重金属污染现象普遍,成为重大风险点;三是生产企业面临无原料可用危机:目前黄芪、麦冬和当归等多个品种农残不合格率增加,合格品价格暴涨,生产企业可能面临原料短缺问题。

  4.资本涌入中药材领域,借势炒作

  2004年-2023年,国内M2指数连续上行,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但房地产增长乏力、居民消费萎缩,呈现有价无市的“滞胀”状态。资本缺乏投资渠道,从而促使大量业内外资本流入农产品炒作,特别是中药材领域。

  一方面,中药材生产基础极为薄弱,目前面临两大瓶颈:一是老龄化加剧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剩余的劳动力也会优先保障粮食作物和核心农副产品;二是由于中药材这种“边角经济”与生产规模化之间存在悖论,企业自建基地无法可持续运营,依托小农生产抗风险力又极低。

  另一方面,近5年,综合200指数平均振幅28.8%左右,“炒货”收益远超资金使用成本和其它投资领域;而全行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下降,促使囤积炒作成为核心赢利手段,人为造成货源局部垄断价格暴涨。而多地金融和投资机构也趁势而入,开展供应链金融、仓单质押,甚至“加杠杆”为囤货炒作提供便利。

  5.中药集采的推进也无形中推高了中药材价格

  2021年开始推进中药集中带量采购,从跨省联盟到全国集采,范围逐步扩大到中成药、中药饮片等领域。在原料保障体系尚未成熟之前,这种集采活动也客观促使中药材价格进一步上涨。

  原因一是给炒作提供了明确目标;二是刺激投标企业和中标企业提前加大中药材储备,否则无法完成应标;三是给前期囤货商提供出货通道,变现出更多现金再度炒作。

  因此,可能出现越集采中药材价格越上涨的“怪相”,如表3所示,不少招标品种所需原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最高涨幅160%,原料消耗前20位的品种,平均涨幅也近四成。

  综上所述,笔者分析认为,导致我国近几年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更在于中药产业结构失衡,包括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中间环节过多,以及最为重要的顶层架构不完善。

  04 价格趋势:短期下期 中长期仍将震荡

  1.中药材价格短期与中长期变化趋势

  中药材价格的后期影响因素主要在三方面:

  一是资本力量:资本泛滥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政策因素:政策对生产扶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否及时出手打击市场炒作行为;

  三是自然灾害因素,如疫情反复和突发性气候异常,是否会造成部分品种减产,给炒作带来话题。

  相信随着国家高度重视中药材价格暴涨问题,短期内中药材价格失控态势,有望得到遏制。但如果不解决产业链结构失衡问题,中长期来看,中药材价格仍将大幅波动。

  2.短期要重点关注中药材产新动态

  一是连翘、胡椒、杏仁、麦冬、赤芍、川芎和金银花等多个品种集中产新已开始,炒货商和资本是否会积极出手,再度出现产新涨价?二是杏仁、秦艽、黄姜等低价品种已经开始上涨,还有多少低价位品种也会跟涨?三是过高的价位,是否会严重影响中药材消费?

  05 破局:利益格局必须重构 数字化是关键

  1.打通产业数据链建立大数据中心,精准引导产销

  大数据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但在中药材领域,虽然沿用了30多年基于传统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贸易流通方式,但已无法满足产销快速对接的强烈需求。

  笔者认为, 必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以标准和编码体系为核心,链接起中药材全产业数据链,动态掌握生产加工、市场端需求和渠道供应保障能力等,从而以科学、精准的数据引导产销和订单农业,避免政策盲目性和生产大上大下。

  2.尽快对中药产业松绑,真正发挥市场之手作用

  中药材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农副产品,且药食两用品种占总需求量的80%以上,无须过多限制和提高门槛。

  对大多数中药材而言,政策越宽松的领域发展越健康,以艾草为例,过去20年产能增长翻了20多倍,但由于需求强力拉动,价格反而持续上涨,极大解决了农户增收和生产稳定难题,支撑起380多亿元庞大市场。

  进而,笔者认为对整个中医药产业而言,目前缺的也不是政策扶持、打强心针或呐喊助威,而是给予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包容的态度。

  3.建立不同需求维度质量标准,畅通中医药创新路径

  中医药产业发展必须“传承与创新”结合,当代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同样要体现传承和发展理念。应依据不同需求维度特点,建立差异化的质量标准。否则,脱离实际的标准只能加剧中药材原料危机,并误导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例如,中药质量标准主体应是中成药原料质量评价体系(含中成药、提取物和颗粒剂等),可以以“核心含量+提取回收率“为基础来制定;中药饮片质量评价体系 含中药饮片和保健食材等,以“外观性状+核心含量”为基础;而中医临床质量评价体系(含诊所、民间中医和民族医药等),则应以“传统经验+实践经验”相结合,给予更大的自由度和实践空间,否则中医药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

  4.需求端加速与产销对接,配套服务也需快速落地

  产地市场功能逐渐增强。2010年-2020年,国内中药材市场交易量虽然迎来过增长小高峰,但是整体交易量却表现萎缩状态;相反,产地市场的交易量却在稳步增长,整体交易量从2010年的110.2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02.23亿元,复合增长达到了12.49%。再加上中药集采、全程质量追溯等政策倒逼生产企业聚焦于源头,将给产地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但现代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明显不足,工业企业落地产地尚缺抓手和平台。

  5.重构利益格局,加大工业企业反哺生产力度

  近10年来,云南白药、阿胶、片仔癀、连花清瘟等龙头企业的拳头产品屡屡成为热点引爆资本和消费市场,拥有明显定价权。

  未来10年,品牌战略和原料战略将互为因果,工业企业要想取得资源战略安全,必须加大生产端反哺力度,提前布局原料保障体系建设。在野生资源抚育、订单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产地配套功能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长期而有效的投入,为“乡村振兴”和中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